0°

游侠天下(西汉游侠之气盛行,究竟什么是“游侠”呢?)

游侠的两面性

游侠这个词,在《新华字典》里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那些豪迈、乐于交友、肯为他人解困的人,这是大部分人对游侠的印象。另一种是指那些流氓、无赖、欺压百姓的人,这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其实,这两种意思并不矛盾,因为有些人虽然也会帮助有难的人,但是他们更多的时候却是在欺凌弱小、横行乡里的人,就像一些小说里的邪教,他们有时会出手相助,但是他们也会因为一时的兴起而屠杀无辜。

《新华字典》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游侠的含义,没有深入地分析和阐述。要想真正了解什么是游侠,光靠这样的描述是不够的,还需要参考古代的文献,看看古人是如何认识和评价游侠的,才能更清楚地认识游侠的本质。

古人对游侠的不同看法

韩非子是最早对游侠进行定义的人。他是一个法家,为了讨好当权者,也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他对游侠持有否定和批判的态度。他认为游侠是一群破坏社会秩序和百姓安宁的罪犯。他还认为那些培养游侠的家族是有着险恶用心的,他主张对游侠这样的人应该严惩不贷。

司马迁是在韩非子之后一百多年的人。他是一个史家,他对游侠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游侠是一些有着高尚品德的英雄。他认为,游侠虽然有时会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但是他们却能够信守承诺,有着难能可贵的诚信精神。

班固是在司马迁之后的人。他是一个文学家,他对游侠有着比较平衡的评价。他既承认了韩非子的观点,认为游侠有时会扰乱社会和百姓,也肯定了司马迁的观点,认为游侠有着美好的品质。

游侠的社会影响

在古代,有一些商人,他们不仅有着财富,也有着正义感,他们就成为了任侠。例如聂政、朱亥,剧孟、郭解等人,他们都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而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有一些人,他们养士,他们培养了很多的侠,他们自己也成为了最有权势的侠,他们就是战国四公子。“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於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侠客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侠是相对自由的,没有受到太多的官方的打压和迫害,所以当时的社会给了侠客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道义观,即兼爱和自由,这也培养了一批让后人敬仰的大侠。另一方面,侠客也不像后来那样和政府对立,而是随时有可能进入朝廷,当时的社会有一种自由的仕途风气,侠的江湖几乎就是卿士的储备库,侠的行为也有着很强的政治色彩,而不是纯粹的义气。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