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云想衣裳花想容写的是谁(云想衣裳花想容写的是谁)

云想衣裳花想容

这是一句赞美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的诗句,出自李白的《清平调·其一》。杨玉环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和风情,曾经引起了无数诗人的倾慕和歌颂,比如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赏析

这句诗用了巧妙的比喻,把杨玉环的衣裳比作云彩,把杨玉环的容貌比作花朵,形象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华贵。诗人不是直接说她的衣裳像云,容貌像花,而是用了“想”字,表达了一种联想和想象,既有诗意,又有情感。这样的比喻,既突出了她的衣裳和容貌,又暗示了她的高贵和超凡,让人感觉她不是凡间的女子,而是天上的仙女。

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看到云彩,就想起她的衣裳,多么华丽;看到花朵,就想起她的容貌,多么艳丽。她的美,就像沉香亭边春风吹过的牡丹花,露珠闪烁,色彩鲜艳。
这样的美女,恐怕只有在天上才能看到,不是群玉山上的仙子,就是瑶台殿下的神女。

清平调:一种古代的歌曲,曲调优美,适合表达对美人的爱慕。
“云想”句:用云和花来比喻美人的衣裳和容貌,是一种借代的手法,既形象,又含蓄。
槛:栏杆;露华浓:指牡丹花上的露水,使花色更加鲜明。
“若非……会向……”:是一种假设的语气,表示诗人对美人的惊叹和敬仰,认为她不是人间的凡女,而是天上的神仙。
群玉:山名,传说是西王母的居所,是仙境之地。全句意思是,这样的美女,除非是在群玉山上才能看到的仙子,否则就是在瑶台殿下才能遇到的神女。

创作背景

据后人的记载,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任命他为翰林院待诏时所作。公元743年或744年的春天,唐玄宗和杨玉环在宫中的沉香亭赏花,让伶人们唱歌跳舞,增添乐趣。唐玄宗却觉得旧的歌词不合适,于是急忙召见李白,让他写新的歌词。李白接到命令,立刻在金花纸上写下了这首诗,还有另外两首,都是以杨玉环为主题的。

这首诗是李白对杨玉环的赞美之作,也是他对唐玄宗的恭维之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反复、假设等,使诗句富有韵味和变化。诗人把杨玉环的美貌和衣裳,与云彩和花朵相比,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又把她与仙子和神女相提并论,形成了一种想象上的美感。诗人还用了“春风”、“露华”、“群玉”、“瑶台”、“月下”等词语,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氛围,增加了诗的情趣。诗人不仅赞美了杨玉环的美丽,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既有敬佩,又有羡慕,既有欣赏,又有遗憾。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名篇之一。

关于杨玉环的诗歌

杨玉环是唐代的著名美女,她的美貌和风情,曾经激发了许多诗人的灵感和创作,除了李白,还有杜牧、白居易、李商隐等,都有以她为题的诗作,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中描写了杨玉环从华清宫回长安的场景,她的笑容和荔枝一样甜美,但是却引起了长安城的动荡和危机,这是一首含有讽刺意味的诗。
《清平调·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