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陶艺之乡是哪个村(广东佛山有哪些历史文化?)

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佛山,古称季华乡,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的人类文明源头,可以追溯到现在的禅城区澜石街道,那里是百越先民沿着西江、北江迁徙而来,以渔耕和制陶为生的原始社会。唐代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在城内的塔坡岗上发现了三尊佛像,于是人们认为这里是佛教圣地,便立下石碑,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并有“禅城”的别称。

佛山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是手工业、商业和文化的繁荣之地。到了明清时代,更是成为了岭南的商贸中心和工业重镇,与汉口、景德镇、朱仙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齐名为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等四大行业名扬四海。清末,佛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成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篓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还建立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竹嘴厂”。

佛山的历史,造就了它独特的岭南传统文化。佛山有着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南方铸造中心、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佛山是“南国陶都”,其制陶艺术历史悠久,有700多年的历史,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明代正德年间建造的南风古灶,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陶瓷活化石”的代名词。2005年,佛山被授予“中国陶瓷名都”的称号。

佛山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它孕育了粤剧艺人的称号——“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班组织——琼花会馆。佛山的民间粤剧演唱“私伙局”是佛山文化的一大特色,至今仍然兴旺发达。每年一度的琼花粤剧艺术节,让佛山呈现出“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壮观景象。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它的古方正药有着400余年的历史,其产品种类繁多,大致分为膏、丹、丸、散、茶、油、酒等七大类,是工人、家庭、旅行者的必备良药,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佛山的铸造业始于2000多年前。宋代时,佛山所铸的鼎、锅、钟、塔等器物,享誉全国。到了明代,佛山的铸造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了南中国的冶炼中心。鸦片战争期间,佛山所铸的大炮,为抵抗外敌入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它孕育并保留了秋色、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等许多反映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秋色、剪纸、木刻年画、陶塑、灰塑、砖雕等传统手工技艺,也十分精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005年底,佛山参与申报的狮舞、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等6个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

佛山自古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唐宋以来,广东出过九个状元,佛山就占了五个。明清时,更是被誉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近代以来,它也培养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