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与狸奴不出门(我与狸奴不出门的前一句)

我与狸奴不出门的前一句是溪柴火软蛮毡暖。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中写的两句诗。它表达了诗人和他的猫儿在寒冷的雨天,依靠柴火和毛毡取暖,懒得出门的惬意心情。狸奴,是人们对家养的猫的亲切称呼。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有力,描绘了诗人与爱宠相伴的温馨舒适、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情感高昂,精神振奋。诗人晚年身陷困境,身体虚弱,但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怀着从军出征,驱敌还乡,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热忱,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陆游的个人成就:

文学成就:

陆游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尤其以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现存的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46岁入蜀以前,偏重文字的形式美;入蜀到64岁罢官东归,是他诗歌创作的成熟期,也是诗风发生巨变的时期。
他从早年专注于“藻绘”的技巧转向追求宏大豪放的风格,充满战斗的气势和爱国的情怀;晚年隐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于朴素而稳重,展现出一种清远淡雅的田园风光,并时而流露出凄美的人生感叹。

史学成就:

陆游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私自编撰的《南唐书》上,而不是他三次担任史官时所修的《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南宋时期,记载南唐历史的史书有薛居正主持史馆所修的《旧五代史》、欧阳修自己编写的《新五代史》等共有11个版本。
陆游编写《南唐书》的目的是以古为鉴,为南宋王朝立一面历史的明镜。在本纪中,陆游肯定南唐烈祖李昪为“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李恪)”,纠正了以中原五代为正统的观念。

我与狸猫不出门全诗如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译文:天色阴沉,大风席卷着江湖上的雨水,四面的山峦上大雨如注,像海浪翻滚的声音。溪边的柴火燃得温暖,身上的毛毡也很舒服,我和猫儿都懒得出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品赏析: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陆游出生时正逢北宋覆灭之际,从小就受到家庭爱国思想的影响。陆游十二岁就能写诗文,学习剑术,并研究兵法。29岁去临安参加省试,考中第一名。第二年参加礼部复试,因遭到宰相秦桧的排挤而仕途不顺。
宋孝宗登基后,赐给他进士的身份,先后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打压。这首诗写于公元1192年(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四日。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罢官后,就在家乡山阴农村过着隐居的生活。
那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老,但复国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无法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感慨万千,由景入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铁血荣光,驱逐外敌,还我河山的梦想。

这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的心境。前两句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大雨倾盆,其声势之壮,画出了阴暗的天空,大风大雨的景象,十分生动,海涛翻滚的声音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战,恢复中原的心情相呼应。后两句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