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西双版纳泼水节(云南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1、云南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云南西双版纳泼水节是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举行。

云南西双版纳泼水节一般是三天,是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是西双版纳非常隆重的节日。泼水节是非常热闹的节日,13号的早上江边齐排排的龙舟一声令下奋力争第一,锣鼓喧天。14号一排排小摊上各色的美食让人忘了回家的路。

泼水节的由来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在此之后“泼寒胡戏”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人们把泼水节视为最美好,最吉祥,最快乐的日子。

2、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几月几日?

西双版纳泼水节每年4月13日至15日。

每年四月中旬是西双版纳傣族的盛大节日傣历新年,大家耳熟能详的“泼水狂欢”其实就是其中一天举行的欢庆活动,也因此被称为“泼水节”。

盛装打扮,载歌载舞,泼水节被傣家人视为最美好、吉祥的日子。不论民族,不分男女老少,所有人尽情地欢呼着、泼洒着幸福、吉祥之水。漫天的水花,肆意飞溅,表达着相互间的祝福。

相关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

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于是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

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

3、泼水节是哪里的风俗?西双版纳民俗

民间泼水节是西双版纳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桑比迈,也是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因为这个节日里有一个独特的泼水活动,所以被外人称为泼水节。公历4月13日至15日,有三天的赛龙舟、飞高打灯笼、泼水、狂欢、荡秋千,其中丢包、民间歌舞、斗鸡、赛牛是民族习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泼水活动当天,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女生都是泼水的焦点。都说被泼最多的女生说明最喜欢她的人。

这是西双版纳一年中最拥挤的一天。吃、住、行都很难,但却是享受民族风情最集中的一天。泼水节的由来传说在古代,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了一场灾难,四季混乱。需要阳光的时候,雨却下个不停;下雨时,阳光灿烂。四季混乱,农作物无法收成,牲畜瘟疫不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帕雅夜》戴传说中的天王见此情景,决心拯救灾难中的人类。他来到天堂,发现是掌管风暴、闪电、风雨或阳光的神在故意制造麻烦。后来,神的七个女儿把义放在家庭忠诚之上,当神喝醉时,她们用自己的头发砍掉了他的头。

因为这个神不怕火不怕水,也不怕白剑,只怕自己的头发。但他的脑袋是个魔鬼。掉到地上只会喷火。七个女孩把它抱在怀里,火就熄灭了。所以他们不得不把魔鬼抱在怀里,直到他腐烂。七姐妹轮流抱魔的时候,会互相泼水,洗去污渍,去除恶臭。从那以后,世界也有了好天气,所以人们把这一天定为辞旧迎新的日子。

泼水是为了纪念七位重义灭亲的姑娘,也有吉祥如意的意思。特马克节的由来特马克在基诺族早期语言中是趁热打铁的意思。特马克节是基诺族的新年。每年2月6日至8日,基诺草堂都会举行骑牛活动,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吃年夜饭。在这个新年的节日里,基诺村的每一位客人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

这个时候也是了解基诺族村寨基诺族习俗的最好时机。传说基诺族用铁之前,基诺族草堂里有个女人,怀孕很久了。胎儿在她肚子里已经怀孕9年零9个月了。婴儿一出生,就变成了一个右手拿着锤子,左手拿着钳子的男人。他开始在屋子里打铁,从此基诺族就用铁工具了。基诺族的铁打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变化。目前,Temak节更多的是辞旧迎新。

4、西双版纳泼水节流程

西双版纳泼水节流程是第一天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

傣族人民先至佛寺浴佛,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节,然后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 “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

“丢包”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

泼水节历史渊源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这样开始了。

人们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文雅的则用树枝蘸水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相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